家長錦囊

shutterstock_1990674848

隨著子女長大,相信不少家長都發現子女愈來愈抗拒與父母談心,孩子可能是覺得尷尬,也可能是自小家庭關係不太緊密。精神科專科黃宗顯醫生指出:「自小與子女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十分重要,但若家長懷疑子女出現情緒問題,除了留意子女行為有否變化外,亦可引導子女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如前文提及,家長與孩子應自小建立親子關係,每天放下工作,給予雙方親子交流的時間,一起進行有趣的親子活動。黃醫生指:「緊密的親子關係有助孩子向家長表達內心,即使隨著年紀長大,他們亦會較願意表達自己,並對家人有所信任。」

惟若孩子不願透露自己想法,家長又察覺孩子的行為變化時(可參考:https://www.parentsdaily.com.hk/expert/4073),黃醫生建議家長應耐心引導孩子表達內心,「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家長應耐心聆聽,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與子女建立每天親子聊天時間,讓子女有渠道在家表達自己。家長要謹記一旦子女提及相關情緒問題的症狀時,家長不應作出批判,也不要處處否定子女。」

Asian,Parents,Give,Advice,talk,Sharing,Thoughts,Care,To,Teenage,Girl,mom

黃醫生續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法和立場,家長亦然。曾經有家長告訴我,他的小朋友不願上學和做功課,每天要他上學,他的情緒便會失控。但當小朋友留在家打機又會很開心,令家長覺得小朋友只是懶惰和『扮嘢』。但家長應細心了解小朋友不願上學背後的原因,不應排除小朋友任何情緒問題,以免錯過處理情緒問題的重要時刻。」但若家長引導過後,孩子仍然對自己的狀況絕口不提,家長可與學校聯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等。

黃醫生憶述其中一個中學生個案:「這位學生有天突然自己致電診所,詢問看醫生是否一定要家長陪同。後來,這位學生與朋友一同來就診,才發現原來這位學生與家人關係不好,朋友聽他分享後,便建議他尋求專業意見。在治療的過程中,我與他慢慢建立良好醫患關係,得到他的信任,並希望能重建他與家人的關係。」黃醫生慨嘆並不是每個個案都能得到家人支持,因此學校角色都非常重要,年青人一旦遇到情緒或壓力問題,若無法找家人傾訴,可以尋求信任的成人協助。

面對近日不斷的輕生悲劇,黃醫生寄語家長要明白要孩子全人發展,不單單只有學業成績,更包含精神健康等。黃醫生深明孩子的壓力大多來自學習及家人期望,「不論學生或家長,希望大家都能在壓力環境下好好裝備自己,所謂的裝備並非補習,而是好好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在生活中取得平衡。家長及學校亦應教導學生了解精神健康的重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