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3招,想小朋友聽指示其實唔難!

家長園地
1

「點解你咁唔聽話?」、「你睇吓阿邊個個小朋友幾乖」,有沒有覺得以上說話似曾相識?小朋友「唔聽話」,是很多父母想解決又解決不了的問題。部分父母會選擇責罵,令親子關係變差,部分父母選擇放手不管,但又怕小朋友「愈大愈壞」。

 

想小朋友健康快樂成長,又能夠適當服從指令,其實不難,關鍵就在於父母手中。

 

1.不要轟炸式提出要求

 

將心比己,假如你一回到公司,上司就向你提出十個工作要求,你也會變得心情欠佳。然後你會苦惱應該先做哪件事,又可能會覺得工作太多,壓力大增。小朋友也一樣,同時接收過多指令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亦未必有能力分出指令的優先次序,於是索性「當聽唔到」。家長應該等小朋友先完成一件事,再吩咐第二件事,而非一口氣把所有要求說出。

 

2.不要用詢問語氣

 

有些家長喜歡用詢問句下指令,例如「食完飯不如自己打掃番好唔好啊」。對小朋友來說,這個不是一個指令,而是一個疑問,是可以選擇不做的。如果家長是想小朋友飯後自己收拾碗筷,應該直接說「食完飯要自己打掃番」。

 

 

2

3.選一個大家都專心的時間

 

甚麼時候提出指令亦是一個重要的學問,有時小朋友在看電視或打手機時,你提出的指令他可能根本沒有聽到,只是反射式的「哦」、「好」,結果當然就是忘得一乾二淨。家長可以等小朋友看完電視,或直接要求小朋友給予自己一分鐘時間,確保小朋友有聽清楚自己的要求。此外,家長在提出要求時,亦應放下手上的其他事項,給小朋友樹立與人對話要專心的榜樣。

 

 

書寫能力小訓練

家長園地
1

撰文: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全部會『飛』的!」

「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通常一個字『霸』兩個格!」

「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

「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

 

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孩子在書寫時,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最簡單的,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精細動作)。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很簡單,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黏土和麵粉等玩意。

 

2

其次,視覺空間及眼球的控制,對抄寫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一般的球類活動是極佳的訓練項目,透過視覺追蹤並作出擊(或踢)球的動作,也是一個很天然和有趣的訓練。除此之外,找不同遊戲(找出兩幅圖畫的不同之處)、迷宮遊戲(先用眼找出路,然後才用筆連線)等,也對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

 

在抄寫練習中,手眼協調當然也不可忽視!拋接豆袋、釣魚遊戲、倒水練習和剪紙等,對手眼協調幫助也很大。

 

些遊戲應該在甚麼時候開始進行?每天需要「操練」多久?其實,當這些遊戲在孩子懂得和能夠玩的時候,家長便可以與他們玩了。而且,家長應以孩子的意願為基礎,當孩子不想玩時,家長便應該轉換遊戲,而並不是硬性要求進行多久。筆者的理念是,透過日常的遊戲,孩子便可以獲得一定的技巧,避免問題出現,而不是進行補救式的操練。否則,多好的遊戲也會變得乏味無趣,是受苦多於享受吧!

 

讓親子旅行成為孩子最好的理財教育課

家長園地
1

Flora Chen

– 家加豬財商教育共同創辦人

– 認可兒童財商導師

 

「旅行的意義」對於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美好的旅行可以讓人逃離煩囂,給予身心的舒壓和思考空間。

 

剛升高小的女兒眼見身邊不少同學趁着學校假期都舉家旅行,身為「哈利波特」忠實粉絲的她自然也興致勃勃提出聖誕節假期一家到日本大阪旅行,因她十分想去有「哈利波特」的主題公園。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豐富經驗擔當了計劃行程和消費預算的主腦人,孩子們自然理所當然成為整個旅程的「團友」享受著「爸媽導遊」一早安排的一切。

 

人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理財亦然。作為媽媽,當然抓緊機會跟女兒傾談讓她明白旅行屬於「想要」而非「需要」及學懂感恩的好時機。父母因為愛孩子及想讓她擁有更多豐富的生活體驗,這也是因為愛而願意付出表現,而並非父母「應該付出」。

 

2

但如何將「理財教育」和「旅行」結合?在傾談間啟發了女兒主動提出了協助以下家庭旅行需要規劃的事情,更將家庭旅行當成了她第一次的「Big Project」:

 

☘️旅程花費預算

☘️旅行目的地

☘️外幣兌換率

☘️搜尋和對比機票價格

☘️酒店價格和對比

☘️主題樂園票價折扣

☘️交通接駁

 

在過程中女兒發現在旅遊黃金檔期出發,機票價格比平常高出了40%!主題樂園快證和普通門票價格亦相差很遠,她在學校剛學懂了「百分數」在這旅行規劃中大派用場。我亦利用機會和她討論日圓匯率及各國貨幣增值貶值的概念。

 

感恩的是她領悟到「延遲消費及延遲享樂」的好處,提出不急於聖誕節旅行,等票價會落一點可以節省一些金錢。升上了高小的女兒今年亦開始幫忙每月記帳家庭日常支出總結表。作為家庭的一份子,她主動提出用儲蓄加上利息滾存起來的一小部份零用錢負責買主題樂園的門票。相信這是很多父母樂於看見孩子於成長過程中實踐了理財教育的真意義。期待女兒分享她第一次完整的「Big Project – 陳氏家庭旅行計劃書和預算表」。

 

家庭旅行對父母和孩子同樣都是愉悅同期待的。孩子在父母引導下參與整體行程規劃,將理財概念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健康護脊運動 大人小朋友都適合

家長園地
1

撰文:Dr. Kong專業團隊註冊物理治療師方偉筠

 

家長要避免子女養成以下不良的姿勢,影響脊部發展:

 

當小朋友做功課時,應該避免側向一邊坐,因為這種姿勢容易令脊部左右用力不平均,引起脊柱側彎等脊部問題;同時亦應該保持頸部腰部挺直。

 

2

當小朋友使用電腦時,頸部亦不應過於向前傾看顯示屏,因為這樣會容易令頸部勞損。家長亦應提醒小朋友保持頸部及背部垂直,並選擇可調校高度和配備椅背及扶手的椅子,以承托背部手和手腕。另外,顯示屏亦需要置於不高於眼睛的位置。每使用電腦 30 分鐘,就應該作適量的休息。

 

當搬運地上重物時,應該避免向前彎腰搬運地上的物件。首先,作半蹲姿勢,須保持腰部挺直。然後,雙手拿著重物,使重物盡量靠近身體。最後,用大腿肌肉站起,腰部保持挺直。

 

伸展頸部運動 

功能:有助紓緩頸部肌肉之緊張

步驟:首先,頭部轉向左右兩邊,各維持 10 秒。

   然後,頭部向上下方向望,各維持 10 秒。

   接著,頭部側向左右兩邊,各維持 10 秒。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伸展膞頭運動

功能:有助紓緩肩膞肌肉緊張

步驟:手放肩膞,手肘向前後方向各轉動 10 次。

 
3

伸展胸肌

功能:有助伸張胸前肌肉,改善寒背

步驟:緊握雙手在背後,盡量提高雙手,維持 10 秒。每天重複動作 10 次。



伸展腰背肌肉

功能:有助紓緩腰背肌肉緊張

步驟:首先雙手放在膝頭,然後向前彎腰,維持 10 秒,再慢慢回復站立姿勢。

   雙手撐腰,再向後彎腰,維持 10 秒,慢慢回復站立姿勢。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伸展體側肌

功能:有助紓緩腰部體側肌緊張

步驟:首先雙手撐腰,腰部轉向左右兩邊,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每一個方向維持 10 秒。

  然後,舉起左手向右彎,維持 10 秒,再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舉起右手向左彎,維持 10 秒,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親子集郵

家長園地
1

撰文: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作為父母的你,可以為孩子建立一種既環保又有意義的嗜好,同時是一種簡單方便的親子活動──集郵。

 

在辦公室工作的父母,每天都需要拆開很多不同的信件,而信件上大多會有郵票,雖然我們可能認為那些郵票是一文不值,但其實它們是免費的親子活動好材料。我們可以把辦公室內不同類型和大小的信封與郵票帶回家,讓孩子處理整個收集郵票的程序:

 

1. 首先將郵票從信封剪出

 

2. 然後把郵票浸在水中一段時間

 

3. 把郵票慢慢撕離,然後印乾

 

4. 最後待郵票乾透後,便可以放在郵票簿內。



在這個處理郵票的過程中,不但可以訓練子女的耐性和專注力,也能夠提升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還可以讓他們從中學習不同的資料,例如信封上不同國家地區的名稱、不同的地址;郵票上不同的銀碼和圖案設計等等,藉此發展子女的多元智能。

 

有些父母喜歡以獎品鼓勵子女,例如以玩具作為獎品,鼓勵子女溫習或用星星貼紙鼓勵子女努力完成功課。其實,郵票可以成為更有效的獎品,每當孩子完成某些指定的事情,便給他一張郵票作為獎品,而圖案愈美麗、款式愈罕有的郵票,就是愈有效的獎品。此舉不但可以減少物質泛濫對於子女的負面影響,而且郵票具有觀賞價值,又可以儲存很長的時間,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與子女一同觀賞郵票簿,作為親子的溝通工具。

 

2

 

另外,香港經常都會推出新的郵票,亦會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首日封,家長可以較相宜的價格換來很多不同款式、圖案及大小的郵票。如果家長到外地旅行或公幹,更可以搜集當地的郵票,特別是那些最便宜的郵票,例如在英國有價值一仙的郵票。家長也可以請身邊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假如有機會到外地公幹或旅行,可透過他們在世界各地搜集不同的郵票回來,經過不同的搜集渠道,給孩子的郵票款式便可以大大地擴闊。大家不妨一試這個有意義的獎勵計劃及親子活動!

妙用故事書 (高智力自閉症幼兒篇)

家長園地
1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團隊

 

自閉症幼兒的智能及言語能力達 5 至 6 歲,又應看甚麼書呢?家長與孩子閱讀時又有甚麼技巧呢?

 

高智能的自閉症幼兒應該能明白簡單德育故事,家長可參照「社交故事」形式讓自閉症孩子有效理解內容。當孩子對故事內容熟悉了,家長可把主角換成其他真實人物,或是換成孩子自己,好讓孩子慢慢把自己代入德育故事的情景中。故事角色可以變,那麼故事情節也可以有少許改變:例如「婆婆家」可改作「姨姨家」,讓孩子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當然,角色及情節的改變,需要在兒童未發展出對故事細節的頑固之前。至於常用抽象比喻的寓言、童話和神話故事,需待自閉症兒童有能力把知識廣泛化時才可以使用。

 

在認知方面,當孩子理解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家長可在故事中強調情緒字眼,例如「見到狗,美美很害怕。」當兒童適合學習先後概念時,可強調時間的描述,例如「美美做錯事,之後,說對不起。」因應孩子程度,家長可善用故事書的每一頁,加插或用語氣強調適用的字眼。

 

2

在親子交流方面,能力較高的自閉症兒童,可與家長輪流一人一句地講故事,此方法既可訓練孩子接續故事和專心聽別人說話的能力之外,又可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加深對故事的印象。家長靈活運用故事書,能夠滿足孩子發展需要和促進親子交流。自閉症孩子常常缺乏假想能力,隨書附送角色娃娃的故事書便大派用場:起初只說故事,後來加入娃娃,然後再逐步減少使用故事書,最後只以娃娃來講故事,並使用「你一句、我一句」的方法,帶孩子走出故事書,慢慢進入假想遊戲的世界。

 

 

在社交認知方面,使用漫畫的家長,可用塗改液把人物的「對話泡泡」塗白,然後與孩子一起創作新對話。起初可先塗改某些字詞,當雙方熟習方法後,便可塗改更多部分,直至所有對話都是自創的。勇於嘗試的家長,更可試為孩子度身製作故事書及設計不同的講故事方法,吸引孩子學習所需的社交概念。

 

我孩子特別聰明嗎?

家長園地
1

撰文:張傑醫生

 

在電視上,有許多廣告是針對孩子的市場,包括衣服、副食品、奶粉、文具和桌子椅子等等。其中一個重點,就是令孩子更聰穎,或者是令他們的聰明才智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便是好的賣點。這個銷售的技巧捉住了每位父母心裡的一個重點,就是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我們先不討論這句話的真確性、邏輯性和客觀性,但是只要有子女的父母必會認同,當中也包括筆者在內。不過,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最聰明論」有可能影響我們對孩子期望過高。所以我們可以站後一步,看清楚一點。在日常的工作中,以下是五個父親常會誇獎孩子的行為:

 

1.「兩歲的孩子曉得很多平板電腦的功能。」

 

由於平板電腦的螢光幕是利用手指的電阻控制,所以孩子隨機的手指指向動作 (pointing movement) 很容易操控畫面。同時又沒有成人的邏輯限制,所以不難發現新的功能,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做到。

 

2

2.「六個月的小朋友,會看別人的面色作撒嬌和發脾氣的反應。」

 

這種反應在醫學上已經證實是所有孩子發展里程碑的其中一個表現。這種透過別人的反應而作出的行為雙向反應,其實是一種學習反應,缺乏這樣反應的孩子,有機會被懷疑感觀有問題或是有自閉症的初期表現。

 

3. 「三歲的孩子懂得用上成人的說話用詞。」

 

有研究顯示,孩子在幼兒期可同時學習多達六種的語言,這代表他們腦部可以不停聽取身邊的詞語和句式。即使不明白當中意思,也可像鸚鵡學舌的方式重複說出來。成人認為自己沒有直接教導孩子,而他們卻知道,便有機會以為這是天才的學習模式,這是不正確的。

 

4.「孩子有時發問的問題,連我也解答不到,真厲害。」

 

在香港,投訴的文化為何這樣盛行,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成本:只要口中有投訴,總有人會替你跟進,不費絲毫氣力。小孩子的發問也是類似的情況,他們只管提出「為何」、「為甚麼」和「甚麼」等詞語,父母只好嘗試盡力作答。在實際的情況,這些提出的問題,只是表示孩子的不服從,而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所以,這與智力無關。

 

3

 5. 「他們玩遊戲時喜歡不依規則,自己定下新規矩。」

 

遵守規則,是成人世界定下來的社會定律。孩子與未開發地區的人一樣,需要學習如何一起生活和守規矩。所以,如果明知道需要守規矩而不去做,只是反叛的行為,並非一定是聰明的行為。相反,先學懂基本的守則才在磋商改善,筆者認為更聰明。

 

 

 

當明白以上幾個大家的誤解後,大家不難理解真正聰明的孩子大概是:

 

1. 並不單是表現出靈活操縱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而且還了解如何運用當中的功能。

 

 2. 懂得捕捉成人心理是孩子天生的能力,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有智慧。

 

3. 語言能力並不是我們評估智力的唯一部分,詞彙的「質」和「量」皆重要。

 

4. 只在某一個階段超越孩子個人的發展里程碑是很平常的事,但在無催谷的情況下,長時間的超越才值得注意。

 

聰明固然是好,好的品德也很重要。

 

 

遇見「錯配」的孩子,是家長成長的契機

家長錦囊

家長園地
Asian,Single,Mom,Headache,Raising,Two,Mischievous,Little,Children.,The

撰文:家庭動力心理輔導員及全球職業發展師賴舜薇

孩子出生的時候,人們喜歡討論他的長相,將他與父母哪裡長得相似作為談資,議論他遺傳了父母哪些漂亮的外觀。 大一些,脾性出現的時候,也喜歡探究他的個性到底像了誰。

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相處,一般都比較容易,因為個性、喜好上的類近,心也容易走得近,如果孩子與自己性情相近,當家長的,似乎也容易些。 但上帝好像喜歡和我們開玩笑一樣,往往給我們「錯配」了孩子:活潑外向的媽媽收穫安靜內斂的女兒;脾氣暴躁的父親面對多愁善感的兒子;不懂玩樂的媽媽遇上享樂主義的兒子。

來求助的父母共同點都是與「錯配」的孩子有相處困難。他們不能接納孩子的天性,不能理解孩子的做法,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調教自己的孩子。

那位外向活潑的媽媽向我「投訴」:「女兒做事磨蹭,畏手畏腳,在外不敢交朋友。 」她百思不得其解:「刷牙有什麼難的? 上英文課有什麼怕的? 認識其他小朋友,有什麼好害羞的呢?」為甚麼她女兒一點都不像她,卻像那位優柔寡斷,內向膽小,無所作為的父親呢?  說著說著,她已經間接告訴我,她的問題是不接納自己的配偶,是將對配偶的不滿嫁禍到他們的女兒身上。所以,問題不在她女兒,而是在他們的夫婦關係上。

Little,Asian,Boy,Angry,His,Father,black,And,White,Tone

那位脾氣暴躁的父親不得不前來「討教」,是因為他兒子只和媽媽好,不和他好,他深愛兒子,不希望兒子長得像女孩子一樣,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孩子越大 ,他越著急。 但辱駡、嚴令之下,孩子不但沒有變得堅強,反而出現更多退縮,圍著媽媽不肯離開。 明白之下才明白,原來這位父親,就是在棍棒和辱駡聲中長大的。 他以為自己的堅強來自於這樣的教育,而不曉得,那些造成他心靈傷痛的經歷,已經成為他的內隱記憶,影響著他與兒子的相處。

聲稱自己不會玩樂,不需要玩樂的母親對一門心思只有玩的兒子束手無策。 她說兒子對待學業馬虎大意,對待玩樂卻持久專注,如何讓兒子扭轉對學業的態度呢? 我對這位母親的報稱感到好奇,什麼人會不喜歡玩呢? 尋求快樂是每個人的天性,為何她堅稱自己是不需要娛樂的人呢? 原來她小時候也貪玩的,但卻受到母親的嚴苛管教,不許她「浪費」時間。 她的生活裡面漸漸沒有了玩伴,纏著和母親玩的時候,她的母親在遊戲中依然嚴肅認真,對她當仁不讓,於是她常常輸,也常常傷心,漸漸地,她就厭惡玩遊戲了 。 她的母親「成功」塑造出一個「不喜歡」玩耍的她,一個看起來堅強,專注學業的她,但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刻板、自卑、缺少快樂的她。 難怪她不懂跟天生快樂的兒子相處了。

原來上帝為我們「錯配」孩子,是別有用心。 祂想我們在與孩子相處的挫敗中,反思自己與配偶、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從而理順這些關係,化解這些心結。

家長對孩子的不接納,就是對自身的不接納,對孩子沒有信心,就是對自身的不自信。 籍著照顧「錯配」的孩子,父母感到困難,繼而察覺到自己的痛處,在治療師的協助下,開始自我探索之旅。 他們理清、理順自己的家庭關係,並從中獲得重生和成長。 孩子是天生的,沒有錯配的,讓我們善用這種成長的契機吧!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教兒最重要是價值觀

家長錦囊

家長園地
Young,Asian,Family,Sitting,On,The,Floor

撰文:資深幼兒教育顧問莫萊茵小姐

近年親子悲劇的新聞屢見不鮮,根本原因在於親子關係、家庭成員血脈相連的親情和個人在家庭責任的角色上,出現嚴重偏差。結果令怨恨、推卸出現,更無力對抗負面意識,甚至想透過傷害他人而令自己得到解脫。

孩子走上正路 依靠父母灌輸價值觀

父母雖然心痛,但始終沒有辦法回到過去,重新與子女建立親愛情感,修補重視家人血脈相連關係的價值。人亦無選擇父母的機會,只有珍惜緣分。但是,父母可以把握現在,讓孩子知道你是世上最無私的,好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溫柔和溫暖。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不在孩子身旁,能夠幫助他判斷的、預防孩子行差踏錯、抵禦負面誘惑的,只有父母平日教導他的價值觀和親子關係。為人子女的,要明白不論家庭生活順逆,都是一種恩賜與鍛煉。人在鍛煉中會變得更精壯,是無比珍貴的成長元素。

當我們看到其他家庭和別人人生的悲劇,警剔我們堅決不走他們同樣的路。同時,若父母了解到當自己離世時,就只有一生的智慧、文化和為子女建立了的品格留給子孫。此刻,家長們對子女有甚麼期望呢?筆者願:「只要當一個好人。」而故事教育就是帶給孩子重要的價值觀和交流、建立親子關係的好途徑。

Small,Gift,Donate,For,Social,Issue,Relief,Alms,Unity,Care

親情可貴 自小累積親密感

父母必須努力從孩子小時候便累積親密感,以下的媽媽能把握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示範了建立親密感和同理心的重點:
一天, 2 歲的寶寶突然舉起雙手,腳指蹺起,似乎非常渴望有成人的愛護。我們一般說這行為是「撒嬌」,可是爸爸說:「抱BB啊,好吧,先站好比爸爸看。」此刻,寶寶轉向媽媽身旁,再次舉起雙手,腳指蹺起,露出非常渴望呵護的神情,媽媽便立即把寶寶抱入懷,並說出感人和無私的說話讓爸爸知道:「啊,爸爸媽媽的愛是不需要小寶寶乞求的、愛是任何時候都有的,而且我們沒有太多日子能夠如此親密,就讓小寶寶感受我們的愛吧。」以上的故事讓大家細味為人父母之價值、角色和回應。

另外,筆者有數個促進親子關係和故事教育的小貼士跟大家分享:

  1. 讓孩子從你的行為中了解你對事情的價值觀、觀點和回應方法
  2. 不要讓孩子害怕你叫他,或使他感到煩擾,包括每次只有考驗或完成你指派的任務
  3. 家長式訓示方法只適用於危及健康或生命的情況,否則只需要提出預告後果,讓孩子碰釘後,以平常反應回應孩子的憤怒和痛楚
  4. 當孩子主動告訴事情時,要多引發他說出觀點,提出假設代入另一個角色,分析情感和想法,以增加同理心
  5. 多製造共同學習機會和話題,讓你與孩子有相同感受及經驗
  6. 如孩子投入在故事中的回答有價值觀的偏差,如暴力、復仇等傾向,需要表明爸媽為此而感到傷心,然後要引導孩子想出合情理的解決方法或放下事情的好處

總結而言,每人都有感情和心理滿足的需要,要讓孩子從感情與認知中平衡成長,父母必須修身方能齊家,父母本身要有判辨的能力,並懂得孩子整個人生的價值:是福樂與貢獻,孩子才能在你的身教和言教下,承傳及散播愛的使命。

久咳?支氣管發炎?還是哮喘?

家長錦囊

Portrait,Of,Asian,Little,Boy,Wear,Healthcare,Mask,And,Cough.

撰文:鄭萃雯

小朋友咳不停,咳嗽情況往往持續整整一個月,尤其到半夜三更最嚴重,咳醒、咳至失眠,再倦極睡著,對小朋友、大人,都是折磨!到底為何久咳不止? 氣管敏感還是發炎? 請教醫生,原來這也屬於哮喘!

孩子年紀小,氣管自然會比較幼、比較窄,就算只是普通傷風感冒,亦較容易有鼻塞、鼻鼾,甚至氣促的情況。不過和支氣管炎不同的,普通傷風感冒大約一星期內會康復,但支氣管炎的咳嗽持續時間可以長達二十多日,所以由發病起持續咳嗽一個月,絕對不足為奇。

這又引申另一個問題:為何會有支氣管炎?醫生說,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體病毒(RSV)。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經飛沫及空氣傳播。它會令氣管收縮、發炎,並產生痰涎,痰涎積聚又令氣道進一步狹窄,刺激患者咳嗽,造成惡性循環。醫生指,這些情況可能會處方氣管擴張藥,讓小朋友病徵減退,靠自身的免疫力擊退病毒,不過小朋友一旦試過感染RSV,氣管某程度上亦受過破壞,日後演變成哮喘的機會亦增加。經醫生這樣一說,我的大兒子過往的確因感染RSV入院,而之後每次感冒咳嗽,所需的康復時間均比小兒子長啊!

Nurse,Treat,Admitted,Patient,Boy,By,Inhalation,Therapy,With,Mask

「那麼你的大兒子應該是有哮喘了。」醫生這一句結論,絕對是我最不想聽到的。哮喘,最壞的可致死亡啊!等一等,這是最壞情況。醫生補充,哮喘其實分為四級。

第一級 偶發性哮喘
通常因為感染呼吸道病毒,例如RSV或過濾性病毒引起,一年中偶發幾次,其餘時間正常。所以只要在氣管收縮、氣促時候使用氣管舒張劑紓緩不適,無甚副作用,亦毋須長期用藥。

不過如果無適當紓緩氣管收縮問題,氣管會越來越容易收窄,哮喘有可能升級。

第二級 輕微持續性哮喘
患者大約一個月會發病一至兩次,氣管舒張劑不足以處理,需要以吸入式類固醇「治本」,控制發炎情況。吸入式類固醇有分不同的度數,醫生會按情況,處方不用劑量,有需要時使用。

第三級 中度持續性哮喘
患者平均每星期哮喘發作一次,每日需要使用氣管舒張劑。

Asian,Children,Patient,Learning,To,Use,Inhaler,Medicine,In,Hospital,

第四級 嚴重持續性哮喘
患者每天都要使用氣管舒張劑,每日三至四次,同時要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控制病情。

經醫生提醒,我以後不應再害怕讓小朋友使用吸入式氣管舒張劑了!及早紓緩孩子咳嗽氣喘,長遠亦希望可以避免哮喘情況惡化。